馬來西亞小學讀幾年
馬來西亞小學教育采用六年制框架,與國際標準接軌,為留學生提供靈活的升學路徑。在這六…
馬來西亞讀小學2個月前全國服務熱線
4008-066-065生活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子女一般就讀于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,因為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主要的授課語言是以華文和淡米爾語為主,相比于國民小學(采用馬來語授課),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的語言環(huán)境更適合華人子女來就讀,而隨著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的發(fā)展,近幾年,也有更多的將孩子送往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就讀,這也是充分肯定了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的教學水平!
在國家教育體系下,馬來西亞小學分為國民小學(SRK)和國民型小學(SRJK)兩類。國民小學是以國語,即馬來語作為主要教學媒介語;而國民型小學則是華文小學和淡米爾文小學。
接受國家津貼,以華、印、英語為教學用語的小學。與用馬來語教學且接受國家津貼的國民學校有區(qū)別。按《拉扎克報告書》及以其建議為基礎制定的1957年教育法令,學校經(jīng)費全部來源于政府的教育津貼;聘任受過合格訓練、經(jīng)注冊有教師資格者任教,其薪金按統(tǒng)一標準由政府支付;個別學?杀A舳聲,但校產(chǎn)歸政府所有;馬來文為必修課。1961年通過教育法令,1962年起推行國民教育后,才在各地普遍建立。
1969年7月,教育部宣布國民型英文小學從1970年起逐級改用國語(馬來語)教學,至1975年全部轉變?yōu)閲裥W。1987年9月,教育部派出大批不諳華文的人員到國民型華文小學任校長、副校長、校長助理等職,引起華文教育界的強烈反應。次年4月,政府同意華文小學校長、第一二副校長及下午班主任由具有華文考試初級文憑的人員擔任,課外活動班主任可由其他具備條件、但不具有該項文憑者擔任,初步滿足華文教育界的要求。
華文小學向來是華裔子弟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。近數(shù)十年來,進入華文小學的華裔子弟維持在 90% 以上。另一方面,隨著華文經(jīng)濟價值的提升以及良好的校風和特出的學術表現(xiàn),近 20 年來越來越多非華裔家長將孩子送往華文小學受教育。根據(jù)教育部的統(tǒng)計, 1999 年華文小學約有 65 ,000 名非華裔學生,占學生總人數(shù)的 10.7% 。
2004 年,馬來西亞共有 1288 所華文小學,其中大部分是于獨立前由華社出錢出力創(chuàng)辦的。 1957 年獨立后,華文小學就陸續(xù)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內。這數(shù)十年來,華文小學在提升國民素質以及促進國家經(jīng)濟和發(fā)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,但沒有獲得公平合理的對待,反而長期面對種種問題和教育措施的沖擊。其中一些問題如華小不足、師資短缺和撥款不公等,更是數(shù)十年都沒有獲得解決。
華社每年不但要籌募巨款協(xié)助華文小學的發(fā)展,同時也必須關注政府各項教育政策和措施的執(zhí)行,并提高警惕,以捍衛(wèi)華文小學永不變質。這么多年來,如果沒有華社一分一毫的點滴捐助和大力支持,就沒有華文小學。因此華文小學今天能夠在逆境中創(chuàng)造自己的春天,除了有董教總誓死捍衛(wèi),更有廣大的華社群眾對母語教育堅貞不渝的支持。
以上是馬來西亞國民型小學及其相關內容的介紹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如果你還有不理解的或者其他相關內容想要了解,歡迎咨詢我們的顧問老師,我們?yōu)槟峁┮粚σ蛔稍兎⻊铡?/p>